实验探索让你感受艺术的多样性
周宇光超过12米长的《戏曲人物图谱》,远远地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众多戏曲人物齐聚同一画面,图谱式的人物画像充满艺术趣味,笔墨灵性和表达出的丰富情感,让创作极具挑战性。廖杰一件表现敦煌石窟壁画的大件作品色彩绚丽且充满神秘气息,令不少人驻足观赏。廖杰的另外一件戏曲人物图也颇受欢迎,生动灵活的刻画,使得场景感扑面而来。这些年,廖杰沉醉于艺术创作,绘画的立场和表达不断清晰。
“共振”27楼艺术展展厅。
因为展厅场地空间宽广,艺术家们特意为“共振”艺术展带来了多件巨幅作品,其中徐立新的甲骨文字书法尺寸最大。朱晓光约3米高的章草对联,让这个从魏晋以来通常都是案头书写的小字书体,给人带来震撼气势的视觉效果。
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:继7月份的“几度”之后,由钟军策展、马志明学术主持的“共振”27楼艺术展,8月再次走进江西省美术馆。艺术家朱晓光、廖杰、徐立新、周宇光、姜华用更大尺幅的巨型创作,依然极具新锐思想和个人风格的艺术探索,让本土观众感受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。
采访时记者看到,有很多年轻观众来到“共振”27楼艺术展,他们在欣赏之余,还会在喜爱的作品前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合影。一名年轻女孩称,自己学的不是艺术专业,但平常有看展览的爱好。虽然不太理解一些作品的表达,她揣摩,“艺术家们那些奇思妙想的创作,或许是将传统与当下时代进行的‘共振'吧”。
展厅里,艺术家们既有让人仰视的大件作品,也有温馨小作可让艺术爱好者趋步上前,近距离仔细品味。如章晓光展出的一套医案作品,是其作为中医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的书写和抄写。此次做成艺术作品展出,除了增加落款和印章,均是很日常的人文式的表达,朴素真实,充满人文色彩。此外,还有着收藏家身份的徐立新,通过一件作品精准还原秦汉时期古签、竹简、帛的古字书写,无论笔法还是字法都力求将传统还原到位。
江西油画家马志明认为,艺术可以表现美,也可以表现美以外的更多内容。严格地说,美术作品与绘画作品在含义上有所不同,那些纯属为某种思想而创作的作品可能会超出美的表现范畴。姜华称自己的书法很有“无厘头”风味,展览期间曾遭遇一些书法同行的质疑,让他不得不表示“歉意”。他的展览作品里,有他在撕毁自己一二十年前很多大尺幅作品时,把不规则的空白纸张裁剪出来,然后在这些年代久远的纸张上随性书写。他最满意的一件展出作品是两年前创作的,“对我来说很重要,表达了我思考的一些问题和进行书法的课题研究”。他希望,文字书写到现在应当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开拓,淡化以书法家的名义去进行文字书写,淡化以创作的名义去进行创作实践。如此,艺术家的学术观念会更丰富,眼光更高远,甚至可能使书法产生当代艺术观念、空间装置观念,以及素材的立场观念等等不同的创新手法。展览中,姜华另一件书写规整且受到好评的作品,在他看来却较为普通。
朱晓光、廖杰、徐立新、周宇光、姜华共同创作的《书画五条屏》。